
摘要:1920年罗素访华是科学哲学传入中国的分界点。至今科学哲学在中国的发展正好一百年。在百年的历史中,科学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奠基阶段到发展缓慢阶段到如今的繁荣兴盛阶段。由刚开始对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到现在追踪具体科学哲学的热……
摘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了维护社会的发展秩序,将刑法运用在社会治理的体系中,让其对社会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约。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刑法的利用还缺乏明确的限制,出现了一些“过度刑法化”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对公民的合法权益造……
摘要:本文通过发现绘本在儿童哲学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具体阐述了以绘本为载体的儿童哲学探究的活动设计、基本流程以及反思建议,将绘本和儿童哲学教育活动相结合。 关键词:绘本;儿童哲学;问题探究 一、概念 绘本即图画书,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摘要:《道德经》触及了《逻辑哲学论》式不可言说之物,因而它不可能清楚地言说。“道”是一个没有清晰定义的概念,从而导致它与其他概念的融合是很难避免的。对“世界”概念的澄清进一步揭示了没有清晰定义的“道”在使用中不可避免地导致矛盾。 关键词:……
【摘要】得益于我国媒体事业的迅猛发展,新闻报道写作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写出高质量、高价值的新闻报道成为各个新闻媒体平台的重点关注问题。作为新闻写作主体之一,记者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到新闻写作效果与质量。所以,要想进一步提升新闻稿件……
摘要:随着当前时代的发展,我们国家在逐渐的改革,各种竞争与力量也在不断的加强,同时,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为了更好地解决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我们要结合国内外的形势,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学习,利用它的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能够掌控全……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初中生要学好数学,必须要加强自身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夯实系统规律的基础知识,奠定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基础;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内在逻辑思维潜力;让……
摘要:文章从艺术中、科学中的、文学中的具体与抽象展开,延伸至哲学中的具体与抽象,论述了哲学中具体与抽象的概念、关系和意义,总结出“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顺序。 关键词:具体;抽象;哲学 一、具体抽象“面面观” 1.艺术中的具体与抽象 在……
摘要毛泽东思想是其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而逐渐形成的,其哲学理念经久流传,历久弥新,对世人影响深远。与此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外学者过于重视毛泽东哲学体系的研究和分析,而忽略了逻辑思想的剖析和探讨。其实,毛泽……
[摘要]纵观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着一脉相承的鲜明特色。本文以中国传统哲学的矛盾观、知行观,以及哲学理念对于人格塑造的现代意义为例,窥视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诸多特点,以期展示中国哲学的本土特色及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
摘要:都市治理植根于都市人的生存状况,人的生存样式构成了治理的前提和结果。都市治理是指在都市利益相关主体公平公正地参与都市权利的使用和管理中,消除都市问题导致的生存困境,推进都市持续发展与居民的宜居、幸福的生活。当代都市人所遭遇的空间权利……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至今都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在发展的历程中,必然会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为了减少思想政治发展的曲折性,解决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多种多样的问题。思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意识地对各级学校现行……
【摘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哲学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发展哲学,必须要进行哲学的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充分发掘中国哲学资源、批判吸收……
摘要:从老子哲学的基本概念出发,条分缕析地介绍《老子》著作的基本要义。同时,坚持哲学内涵与逻辑结构相一致的原则,揭示了老子哲学的思想内核、基本脉络以及逻辑架构。 关键词:不可言说;无;有;善;恒;无为;自然;治;虚;不仁 《老子》[1]是……
摘要:自1978年起,我国高中生物课程历经多次改革,但我国高中生物教学普遍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鉴于此种现象,作者提出本课题,希望能帮助我们生物教师更好地在生物课堂上展开对学生哲学素养的教育。关键词:生物教学;哲学观点;教学方法1.高中生物……
逻辑的任务主要体现为提供能够对有效或正确的推理的识别,能够对无效的或者错误的推理的论证提供推理和论证的标准。逻辑哲学为逻辑与哲学两门学科相互渗透之后产生的一门学科,其属于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从本质意义上讲,逻辑哲学具体指的是具有逻辑性的哲……
对于一个形如“所有的参观者都喜欢某个展品”这样的包含两个量词的关系语句,传统逻辑是无能为力的,而现代逻辑将其含义分析为“对所有的参观者x而言,存在一个展品y,x喜欢y”,其做法是:用不同的变元x和y来表达不同类的事物,x和y分别被不同的量词……
一、静态分析与动态综合江怡在《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一书中这样写道:“所谓静态分析,是追求本质的这项的共同要求。无论是逻辑的分析,还是各种理论的分析,都需要语言和世界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以便我们能用理论和概念加以整理和概……
1.事实与事物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一定可以“勾画出世界的图像”,因此世界必然可以认知的。基于这个观点,维特根死坦首先否定了传统的以事物为基础的形而上学,他认为,“世界是事实的总体,不是事物的总体。”换言之,维特根斯坦所建立的是“事”的哲学而……
一、老子伦理思想的追求效果:“和光同尘”首先,为效法水的善利万物的特征,老子提出了:“信”、“慈”、“勤”、“俭”、“知”、“行”等重要品德。“信”即是说话要善于信守承诺,说到做到,“轻诺必寡信”,所以老子主张不要轻易许诺别人。人无信不立,……
一、儿童广告伦理失范的表现(一)利用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较低的特点,诱导儿童进行直接消费这种广告可以说是非常赤裸的利益至上的商业观念,罔顾企业和媒体的社会责任。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的就是电视购物广告和需要拨打声讯电话参与互动“赢奖品”的广……
一、界限意识:理性批判的经验界限与语言批判的语言界限康德以“批判哲学”广为人知,对于“批判”一词,康德在其著作中有这样的经典表述:“我所理解的批判,并不是对某些书或者某些体系的批判,而是就它独立于一切经验能够追求的一切知识而言对一般理性能力……
一、学术自治的维度:完全的还是有条件的大学是一个学术团体,自治是大学的传统。学者有资格决定学术标准,如招生标准、教学内容及评价师生学术水平等。19世纪,英国和美国通过了强有力的政府立法打破了自治的盾牌,众多自然和工程学科列入大学课程,越来越……
一、逻辑哲学和哲学逻辑、语言哲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哲学逻辑这一术语最初是由罗素引入的,透过这个术语罗素意在传递人工语言对于自然语言和思想的研究是充分的这样一种想法。本质上这是一种对语言加以形式化处理的哲学纲领[1]。在当代,大多数哲学家认为……
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说过,哲学产生于困惑和好奇。我们对逻辑哲学的探究起源于逻辑与哲学中有关问题的困惑,也起源于对苏珊•哈克《逻辑哲学》一书中提出的新颖观点的好奇。大约在1983年,武汉大学江天骥先生的博士生罗毅得到了苏珊•……
《逻辑哲学论》(Tractatuslogico-philosophicus,1921,以下简称TLP,引用时只标明节数)是维特根斯坦生前唯一公开出版的专著,也是20世纪的哲学经典。关于该书的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关于该书的思想结构却至今……
19世纪中叶以前,帕斯卡概率系统与培根归纳逻辑系统是分别进行研究的。19世纪中叶以后,帕斯卡概率越来越为人们所理解,而培根归纳法的逻辑结构仍未形式化,于是,用概率论的定量分析和公理化、形式化的方法使归纳法向演绎方向发展,探索有限的经验事实对……
20世纪初兴起的逻辑实证主义是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思辨哲学的“否定”,深受由摩尔创导的分析方法(语言分析)的影响。作为日常语言学鼻祖和逻辑实证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的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即作为语言分析的逻辑分析,并在《逻辑哲学论》中进行了详尽阐释。……
古典逻辑又称二值逻辑,认为一个命题只有两种取值,非真即假,非假即真。那么,一个命题是否有三个取值,乃至更多,甚至无穷多个值呢?回答是肯定的。多值逻辑是现代逻辑学发展的产物,而其中应用得最广的是三值逻辑理论。三值逻辑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自我是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一以贯之的主题。《逻辑哲学论》之核心论题,乃是世界和语言之关系。自我问题在《逻辑哲学论》中的重要性表现在,若要真正理解世界和语言,则须臾不可离开对自我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自我的理解就是对世界和语言的理解。自……
在西方哲学史中,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是一部内容丰富深刻、结构精巧严密的经典性哲学著作,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划界———言说———显示。在阅读理解中,人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怎样尽量符合原意理解和分析它。对此,维特根斯坦在该书……
1971年罗尔斯的《正义论》发表以后,政治哲学这种古老的研究方法又重新在哲学界被解读,政治哲学作为一种方法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马克思的哲学自然也可以被政治哲学解读。但是政治哲学作为一种新的解读马克思哲学的方法,就不能大而化之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的……
语言是思想的镜子,这是分析哲学家秉承的基本原则。弗雷格在写给达姆施达特的信笺中说:“可以把句子看作是思想的图像,因为句子部分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大体上相应于思想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1]我们人类仅接触以语言或符号方式所表达的思想。维特根斯坦承……
逻辑哲学作为一个正在形成中的新学科,各方面都不可能十分严整,它的规定性难免是模糊朦胧而有弹性的,否则就无法发展。就目前而言,要确切地、完整地揭示逻辑哲学的内涵与外延仍然不太现实,这些规定还有待于逻辑哲学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实现。但是,一个新的……
一、上帝、人与规定《圣经》中有一处细节颇堪玩味:上帝在创世时并不需要中介,其意愿直接地导致了所预期的结果。“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圣经·创世纪》1:3)上帝无需某种“途径”、“手段”、“方法”或“工具”连接起点和终点,单纯的“规定”……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最早起源于古代中国、古印度和古希腊。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的飞速发展,逻辑学正在不变的完善、发展和创新着。当逻辑学逐渐从哲学划分出来进而形成一个庞大的、先进的学科体系的时候,世界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对逻辑在哲学……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文化氛围中,影视文化的重头戏缺少不了文字文化的衬托,甚至文字文化在其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九十年代后期导演的电影,张扬草根意识、平民立场,以底层关怀的精神、日常叙事的形式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人,取得了举世公认的……
明年(2012年)将是中国近代逻辑学先驱王延直先生诞辰140周年,也是其代表作《普通应用论理学》问世10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先生诞辰140周年暨《普通应用论理学》问世100周年。一王延直(1872-1947),字穆若,号仲肃,又号剑秋,贵州……
《逻辑哲学论》,作为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代表作品,被维也纳学派奉为“圣书”,同时也被整个哲学界誉为“奇书”。全书由七个命题及其展开构成,用名言警句式的语言主要表述了三方面的内容:(1)世界和语言:图像论;(2)命题和基本命题:真值函项理论;……
看到李旭燕博士《现代归纳逻辑的哲学视野》[1]这本专著的出版,十分欣慰。这部书的核心思想是从逻辑哲学视角,对归纳概率的多元主义的语义解释进行深入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象征着我国归纳逻辑学术梯队的“第三代”学者开始崛起。读完这部论著的初稿,……